“船山文化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学会在杭州姚虞琴文化馆举办
12月3日,2024年度“船山文化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学会在杭州姚虞琴文化馆举行。会议由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临平区政协、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指导,浙江外国语学院“重要窗口”研究所、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船山研学社主办,来自湖南、江苏等地数十位“船山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会。王夫子(1619-1692年),湖南衡阳人,又名王船山,著有《船山遗书》。船山其学不仅为推动近现代历史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更为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中国近现代实业家张謇赞其说曰:“识得禹功兼贾策,船山不是一经儒。”临平近现代文化名人姚虞琴(1867-1961),年轻时曾在姑表叔晚清朴学大师俞樾教导下初识船山宏学。成年后外出经商,所涉之行业有水泥、铸币、金融和盐务,均为国计民生的大业,做到了王船山推崇的“大贾富民,国之司命”之境界。其间,姚虞琴非常注重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进步,不仅收藏了王夫之手迹《双鹤瑞舞赋》,而且还在1914年加入了船山学社,成为第一届社员,研究船山学术。可以说,姚虞琴在船山文化指引下经商半个世纪,是近现代儒商的典型人物之一。在姚虞琴文化馆召开“船山文化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学会,恰得其所。与会专家表示,船山先生开一代风气之先,集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大成,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名非天造,必从其实”“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知行相资以为用”“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等名句后的哲思,为我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方法。参加研学会的既有马列学院教授,又有长三角民营经济研究会的高级专家,还有杭州历史文化方面的学者。更为难得的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在此成立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船山研学社船山文化重要窗口基地,为临平区打造船山文化新亮点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展示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把船山文化中的“天下为公,黄中立极,成均仁义,存神作圣”等思想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2024-12-06